校史沿革
![]() 長福村位在國姓鄉和台中縣新社鄉交界的地方,在長福國小沒有成立
以前,小朋友必須走路到新社鄉的大林國小,或是長流村的長流國小就讀
。每天,要走上一兩個鐘頭或三、四個鐘頭,一旦遇到雨季,溪裡的河水
暴漲、山上的石頭崩落,上學的道路,更加險困。
民國五十六年,在地方人士的商議之下,以一萬三千一百八十五元的
時價,購買了零點八八七九公頃的校地(大概就是現在的操場大小),大
家利用工作餘暇,到學校協助整理校地、興建校舍,這一年的夏天,一所
學校就這麼建立起來了,那個時候,我們叫做「長流國小大坪分班」第一
次招生,只收一、二年級的學童,那個時候,一年級有六十八個學生,二
年級有四十七個學生,加起來,可比現在全校的小朋友都要多了。
兩年後的秋天,「南投縣國姓鄉長福國民小學」誕生了。然而,由於
當時地方政府財力薄弱,建設學校的經費必須由中央政府、民間政府和學
校三個單位一起分攤,因此,當時的運動場和其他不少的體育設備,都是
在學生家長、地方人士多方奔走之後,才籌到的。
在那個年代,有個遮風避雨的教室,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了,其餘的需
求,只能用最克難的方法解決。將杉木綁在教室的柱上,就成了升旗的旗
杆;教室裡,是自行釘製而成的長條坐椅;操場上,是各個學生由自家土
地上挖掘來的草皮……;帶著鋤頭、泥土和草皮來上學,在當時是再尋常
不過的事情了。其他上課用的教具,有磁性的黑板、實驗用品,則是老師
們一點一點製作出來的。
很艱辛嗎?那是當然的,不過,在那樣困苦的環境之中,大家都把能
夠上學當成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而且,在這樣克難的學習環境之中,長福
依舊留下了許多輝煌的記錄。
|
|
![]() 民國六十五年開始,為配合當時「地無一寸荒,人無一個閒」及「變
雜草為牧草」的政策,讓生產勞動的教育落實,使小朋友們能在勞動中得
到樂趣,享受勞動的果實,長福開始了一個飼養乳牛、供應學童鮮乳的計
畫。我們利用空地栽植牧草,再設法擴充水源。當時,為了水源的問題,
還一度引發引水糾紛。
六十六年八月,長福國小來了四位新成員,那是四頭年輕健壯的母牛。
現在簡易教室的位置,就是牠們那時候的新家。
我們用人工受精的方法,讓乳牛受孕,生產小牛,取用牠們的牛乳。
為了讓小朋友們能在早上喝到新鮮的牛奶,清晨四點,小朋友們睡得正甜
的時候,工友伯伯就起身割牧草、餵乳牛、擠牛奶、蒸牛奶……,開始一
天的工作。那時候的小朋友,每天有新鮮的牛奶可以喝,各個長得又高又
壯。小牛的出生,是小朋友們最快樂的時候了,工友、老師們手忙腳亂充
任接生的工作,小朋友們,則利用下課時間溜到牛棚去和小牛們玩耍。
民國八十一年底,縣議會讓我們廢止乳牛的飼養,牛媽媽和小牛們也
就這麼被賣掉了,留下的,只一個空的牛棚、一堆舊的牛奶瓶和一叢叢的
牧草。
九二一大地震之後,教室盡數損毀,為了讓簡易教室的興建不至於受
舊教室拆除的影響,終於忍痛拆除了原本已搖搖欲墜的牛棚,從此,不但
長福國小養牛的歷史完全結束,連養過乳牛的痕跡也半點不留了。
|
|
![]() 自張慶龍校長開始,本校開始積極推展國語文教育,從此,長福另一頁光榮的
歷史又掀開了。
民國七十七年開始,在張校長大力的鼓勵之下,學校教師積極指導學生寫作,
當時的蔡仲慶老師,便常常帶著小朋友們坐在操場邊,度過不少寫詩的日子,那段
時間裡,學生作品大量投稿,常常是沒隔多少時日,就可以在報上看到本校小朋友
的作品,共達五十多篇。
八十一年,李俊霆老師來到本校,除了指導學生參加演講朗讀比賽之外,俊霆
老師也獲得全縣朗讀第一名、全省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當時,在林國梁校長的督促
及老師們的指導之下,本校的演講、朗讀在國姓鄉一直能保有一席之地。
從七十六年開始,本校的國語文教育考評,一直保持全縣優等或甲等的成績,
也曾經得到特優的殊榮。
這兩年,在讀經教育及鄉土語言方面,學校老師也多方推廣,今年,四年級的
楊蕙瑜同學得到客語朗讀縣賽第一名、陳秀瓊老師獲閩南語字音字形省賽第一名,
相信,其他的成果也是指日可待。
|
|
民國七十年到八十年之間,學校裡忽然多了不少球聲和笑聲,男老師們在放學之後,也
都增加了一堂「課後課」─陪排球隊練球,就連寒暑假也不間斷。這支排球隊,在廖謙誠
、劉自諭和洪進隆幾位老師的指導之下,為學校爭取了許多的獎杯與獎牌。
從男排第一次在鄉賽中獲得季軍之後,我們的排球隊便勢如猛虎,每次的排球賽,男排
女排都能獲得相當優異的成績。那個時候,埔里、僑光、集集和羅娜國小,都常常將學
生帶到我們學校一起練球,增加實戰經驗。練完球,老師們會煮上一鍋熱騰騰的麵條,
賓主師生便圍著這鍋麵,熱呼呼的吃了起來,球場上的勁敵,這時候,都成了談天說地
的好朋友。來自信義鄉的羅娜國小,來不及在一天內往返,索性就利用寒暑假的時間,
在我們學校進行集訓,練個幾天再回家
當時,「長福排球隊」的名聲響遍南投,當時還就讀國姓國小的徐吉清老師,就曾經騎
著腳踏車,大老遠的從國姓來到長福,想要一探長福的真面目。
那個時候,不但學生參加比賽,老師們也興致勃勃的組隊,師生同時參加比賽,
老師比完了幫學生加油,學生比完了幫老師助陣,在當時,都是時常可以看到的景象。
民國七十三、七十四年,排球隊原班人馬參加手球、巧固球、籃球等競賽,同時獲得
全縣亞軍,為長福的運動史留下輝煌的一頁。
|
|
民國七十年,謝焜烈校長擔任本校校長的時候,以一萬元的教學設備費購買樂器,成立
本校樂隊,在升旗典禮的時候演奏。隨著樂器一次次的添購,樂隊的陣容也漸漸壯大起
來。
林國樑校長的時候,我們學校的樂隊開始參與社區活動的表演。亮麗鮮明的制服、
井然有序的隊形、整齊的步伐、宏亮的演奏,每次都獲得熱烈的掌聲與一致的好評。
長福的樂隊向來是由四、五、六年級的老師共同訓練的,楊雅婷、江雁如、林秀玲
、邱昭義、李俊霆和陳淑玲幾位老師和八十八的吳育達主任都曾經擔任過樂隊的指導老
師,元老級的蔡獻雄主任更是維持樂隊傳承的重要支柱。由於學生人數逐年減少,樂隊
的成員已經沒有挑選的空間了,四年級以上的小朋友,幾乎都是樂隊的成員。
本校樂隊的傳承,一直都是由高年級的學生自行主導,畢業之前,六年級的哥哥姊
姊會挑好四、五年級的學弟學妹,利用午休的時間,各自帶到樹下練習,直到他們可以
獨當一面為止。
地震之後,樂器一直堆放在倉庫中,有一段時間沒有使用了,小朋友們對樂器又生
疏了不少。重建落成之前,在大家加緊練習之下,荒廢了一段時日的技藝,又在落成典
禮中重現。
|
|
五十八年 李玉輝先生 六十二年 黃演徵先生 六十八年 何瑞宗先生 七十年 陳光明先生 七十一年 廖炳輝先生 七十二年 郭水深先生 七十三年 張六郎先生 七十四年 黃年興先生 七十五年 李安明先生 七十六年 李阿傳先生 七十七年 張尊義先生 七十八年 江木村先生
七十九年 李書信先生 八 十年 劉龍水先生 八十一年 范致富先生 八十二年 余水源先生
八十三年 范致富先生 八十五年 趙重權先生 八十七年 陳志仁先生 八十八年 陳光明先生
八十九年 吳德清先生 九 十年 趙重權先生 九十一年 黃猛栗先生 九十二年 邱白琳先生
九十三年 張麗文女士 九十四年 張世坤先生 九十五年 田榮禮先生 九十六年 萬雅民先生
|
第一屆(61年6月畢業) |
校 長:梁國忠
教 師:陳營達、李枝炎、林麗珍、李秀滿、林燕雪、白玉茹、石淑珍、蔡獻雄、
林玉堂、吳德榮、董愛民、徐岐泰
畢業生:
劉德海、楊瑞涼、劉定貴、黃柏山、劉秀米、楊秀珠、羅雪華、黃瑞忠、邱鴻璟、
黃榮源、莊雨田、鍾立福、徐秀春、李水冰、周秀蘭、楊萬枝、李春金、林文達、
陳秀春、王阿妹、吳秀鳳、徐花盆、詹寶春、湯鳳嬌、王秀英、陳大春、劉秀枝、
郭鳳嬌、梁武浩、邱紹源、魏松嘻、余水源、詹益鯉、吳德有、張玉貞、邱仕福、
王秀香、陳美妹、詹健福、蔡明貴、黃春鳳、彭森妹、張葉天祿
|
第二屆(62年6月畢業) |
校 長:梁國忠
教 師:蔡獻雄、林燕雪、何瓊筠、李秀滿、洪秀琴、劉素珍、林麗珍、李枝炎、
林玉堂、王寶國、徐岐泰
畢業生:
劉肇容、鄧錦成、李安順、賴志超、范安平、劉欽松、黃澤民、鍾明火、陳菊美、
田健成、劉進南、鄭益明、洪書謀、黃國棟、田秀媚、邱碧鳳、黃新香、邱義妹、
傅鳳嬌、蔡玉英、張鳳平、劉玉圓、邱桂英、邱進嬌、鍾月有、張秀琴、楊保春、
石菊蘭、洪嬌娥、盧桂月、朱淑櫻、羅秀鳳、湯旭米、姚 嬪、傅榮秀、黃春夏、
湯愛銀、楊義妹、朱嘉順、劉合富、詹丁華、賴雲添、陳玉蓮、詹秀滿、楊米英、
劉政祥、陳宏炎、胡華光、鄧禮正、黃春郎、劉秀粉、戴江龍、邱榮富、何雙富、
黃麗慧、林玉定、吳美尤、石熊阿琴
|
第三屆(63年6月畢業) |
校 長:梁國忠
教 師:蔡獻雄、洪如煙、吳德榮、徐綠頁、林玉堂、王寶國、石淑珍、洪秀琴、
黃美雲、卓素月、洪秀華、廖淑真
畢業生:
李南甫、盧明輝、李芳益、郭政忠、林秋榮、張天財、謝仁章、劉仁雄、黃玉珠
羅年福、詹福春、李福金、梁福安、湯福欽、張鏡明、詹添和、詹益桂、陳文琴、
劉有妹、劉秀鳳、吳粉妹、詹秀英、謝秀英、湯鳳珠、黃碧雲、黃雪梅、余秀蘭、
邱秋蓮、林美珍、湯旭火、吳素月、邱榮纘、張如松、鄭益能、劉金英、邱仕富、
余少村、江有潭、張浩峰、劉火旺、謝明雄、李元有、張國華、劉鶴齡、邱桂英、
黃菊梅、張月恆、蘇瑞米、陳惠娟、蘇瑞菊、郭淑芬、黃秀菊、賴東興、張玉英、
謝玉花、劉淑觀、黃美春、楊麗燕、田瑞琴、羅玉香、邱秋菊、陳春梅、簡坤炳、
黃瑞侑、
|
第四屆(64年6月畢業) |
校 長:梁國忠
教 師:蔡獻雄、韓廣川、徐綠頁、林玉堂、李明耀、陳慧蓉、林秀鳳、何金鳳、
賴燕嬌、黃美雲、張櫻桃、吳德榮
畢業生:
劉坤賢、李元期、黃春龍、邱鴻達、劉德亮、劉明榜、黃雙安、黃文清、劉玉峰
詹益萬、劉鶴增、徐政昌、鄧賴喜、陳錦勳、徐東辰、楊桂雄、黃俊裕、陳武松、
朱至誠、石永祥、蕭釗炳、彭春發、鍾金紋、羅明功、莊心欉、鍾秋緞、黎桂株、
高赤香、傅鳳珠、賴月仙、王世屘、林玉霞、黃麗柔、廖秀柑、高靜淑、周吟香、
鄧素娟、黃碧珠、詹秀楨、游美招、邱白琳、陳連進、盧明煌、吳德添、黃錦偽、
許書信、李安然、張碧琴、鍾秀枝、
|
第五屆 65年6月畢業 |
校 長:梁國忠
教 師:蔡獻雄、林玉堂、韓廣川、徐綠頁、吳德榮、李明耀、李文賢、賴燕嬌、
何金鳳、李秀滿、林秀鳳、洪秀琴、陳慧蓉
畢業生:
李安定、石禮榮、張連賜、陳有學、田榮禮、田武雄、林正崧、林清正、吳有福
徐明正、邱仕隆、陳昌進、蘇文賢、周添壽、劉徐生、李元興、邱鴻章、何誌喜、
蘇瑞竹、邱寶珠、李鸞香、陳麗君、蘇瑞榮、劉秀蘭、鄭瑞蓮、李貴珠、劉秋英、
邱秋梅、蘇瑞蝦、江秀鳳、蘇瑞娥、張碧芳、黃瑞鈴、邱桂花、徐佳玲、蕭菊蓮、
謝漢明、劉秀玉、湯旭李、蘇春香、盧桂華、蕭秋姻、陳玉米、彭湘玲、朱嘉輝、
李秋蘭、湯愛琴、蕭秋敏、黎桂如、詹秀甘、謝瑞禎、曾秀美、王秀桃、傅淑惠、
楊麗玲、張明慶、張天文、陳炳宏、謝文廷、游文賓、姚慶文、謝貴德、劉秋梅、
黃光廷、鍾明誠、李明岳、黃士榮、吳文禎、李永春、陳宏光、
|
第六屆 66年6月畢業 |
校 長:梁國忠
教 師:蔡獻雄、林玉堂、徐綠頁、廖謙誠、李明耀、石瑞仁、吳碧珠、毛妙利、
林秀鳳、邱秀珠、何金鳳、陳美汐
畢業生:
楊肇榮、劉見安、張鏡光、鍾發榮、郭政德、李東炘、何俊明、盧明堂、李明全
劉祥光、周倚兆、蔡坤山、許書誠、黃睦英、鄧淑芬、趙宴福、吳秀李、羅秋春、
王屘妹、李美月、游美淑、朱淑美、黃雪美、余秀英、李銀梅、陳鳳琴、李元發、
林國隆、黃振奎、林錦鳳、劉秀桃、湯寶珠、林美玉、劉阿丁、黃明燦、黃居財、
傅雙盛、陳文義、陳和春、羅明發、詹阿財、林正青、張三妹、陳寶玉、蔡秀玲、
邱碧雲、鍾秀桃、陳 蕊、陳 星、張碧雲、許月琴、郭鳳戀、劉玉珠、高靜媚、
詹秀美、李明滕、
|
第七屆 67年6月畢業 |
校 長:梁國忠 毛妙利、朱瓊華、陳美汐 蘇文明、劉鶴林、陳有奎、蘇文宏、彭光乾、徐政業、李安南、謝貴金、楊福田 李安峰、陳錦豐、傅雙達、鍾宮本、陳明昌、邱淑娥、陳惠靖、陳素雲、邱吉梅、 邱三妹、張碧鴛、江秀琴、楊桂梅、李銀珍、田瑞蘭、劉貴英、周玲玲、張光河、 張東銘、陳志中、謝文添、曾文盛、詹添登、黃坤印、姚慶思、蕭釗彬、劉東峰、 蘇秋香、吳彩娥、李秀英、陳淑美、劉秀停、黃月琴、趙宴春、黎桂修、湯金枝、 張冬妹、傅淑鄉、張秀櫻、謝瑞紅、郭嘉益、陳明淵、陳玉珠、曾秋枝、 |
第八屆 68年6月畢業 |
校 長:梁國忠 林瑞雲、王春雪、紀蘊紹 張明輝、張秀如、張錦鳳、詹秀珠、張鍬玉、周美瑤、劉秀足、李安綺、蕭 詩 徐月雲、蕭順字、邱春香、陳美珠、朱秀菊、周吟珠、周秀英、鍾秀貞、鍾秀尾、 楊麗盆、張玉香、陳民華、潘淑櫻、林文達、陳明峰、吳明峰、陳立全、邱耀輝、 李安慶、詹登榮、陳志銘、黃光信、楊瑞寬、劉秋菊、陳美如、蘇文龍、羅年富、 黃文義、陳旻彬、陳有鉉、黎昌政、張瑩嵇、黃吉棋、陳文彬、 |
第九屆 69年6月畢業
|
校 長:謝焜烈 岳倩櫻 蘇文勝、田國中、李光明、湯金龍、劉鶴清、蘇文昌、傅耀宗、江竹宏、謝日星 陳木榮、郭俊龍、黃振科、徐佳雁、邱碧玲、盧素貞、余秀玲、黃玉雲、林美鳳、 王六妹、詹珍珠、張秋月、郭小玲、周美芳、黃美娟、劉碧雲、劉晟祥、羅志成、 李國榮、盧世明、李仁雄、張源欽、鄭武崇、李安勝、陳志文、謝士寬、陳文宗、 黃森茂、邱菊蓉、徐瑞慧、傅麗君、黃月金、陳淑瓊、羅淑真、傅金蓮、曾美惠、 邱約琴、陳鳳如、何靜娟、曾貴仁、趙運財、劉進闊、 |
第十屆 70年6月畢業 |
校 長:謝焜烈 畢業生: 徐吉昌、黃素梅、蘇蘭香、黎桂琴、鍾秀雲、紀淑雲、郭小哖、陳美如、江正松 傅淑伶、徐洋秀、江坤錦、張三郎、湯金虎、李淑慧、盧素芬、周貞完、陳美玲、 趙陳純、周秀香、李安紬、李明賢、邱錦花、蕭清煌、吳有校、劉昌明、湯見春、 蘇文吉、陳偉斌、范進賢、李仁義、楊瑞君、蘇天明、羅麗霞、劉秀秋、邱一鳴、 鍾秀琴、陳惠雅、黃少妶、陳淑玲、蕭清雪、李淑雲、張錦妹、楊文裕、 |
第十ㄧ屆 71年6月畢業 |
校 長:謝焜烈 陳玲玲、黃紹鐘、古景增、張欽宗 郭小芳、鍾月珠、郭鳳玉、陳淑慧、郭芳琴、鍾翠晏 劉惠玲、李秀榮、謝瑞香、曾秀鴻、潘淑珍、張秋蘭、 羅美玲、劉秋錦、羅淑玲、曾淑惠、詹秀梅、張桂修、 余秀珠、劉珍華、劉玉美、曾庚修、周百里、劉榮錦、 張世坤、陳建明、陳建志、李元貴、陳有康、劉進晃、 徐華欽、劉榮祥、黃光業、湯文海、詹進國、盧俊光、 邱麗華、鍾月娥、陳小春、黃志鈴、
|
第十二屆 72年6月畢業 |
校 長:謝焜烈 黃紹鐘 邱文忠、陳昇飛、徐守泰、蕭貴棠、邱仕賓、紀典文、何建宏、陳偉聖、賴文正、 盧英志、謝智仁、李國臺、郭進財、林進義、陳有相、張清嵇、曾乾壽、范修謀、 李安國、曾美雲、黎桂禎、曾熟珍、吳淑美、黃小雪、傅莎莉、趙雲嬌、蘇瑞銀、 陳秀煖、蕭清雲、鍾月琴、張素婷、鍾月秋、謝玉園、張嘉宏、邱劉安和 |
第十三屆 73年6月畢業 |
校 長:謝焜烈 畢業生: 劉琴惠、陳淑芬、何靜雅、郭鳳娥、劉玉嬌、邱麗娟、張錦錠、劉雪嬌、何金花 郭淑惠、廖翠萍、湯福泉、陳昇祿、謝年春、蘇文章、劉昌其、劉家霖、張世晃、 劉文祥、周榮傑、徐華雲、傅耀峰、陳志雄、詹貴坤、張素珠、陳美玉、鐘杉芬、 陳淑君、湯春桃、邱約英、許台麗、江秀玉、黃麗貞、曾錦珠、鐘秀貞、 |
第十四屆 74年6月畢業 |
校 長:張慶龍 李寶蟾、冉弘美 張范燾、黃世明、李文彬、劉泰祥、張明順、潘文斌、黃森榮、周倚正、李滿永 周明忠、劉明彥、郭嘉裕、湯碧琳、李永清、李仁仲、羅明華、黎凱勝、紀青山、 郭武松、陳偉哲、徐一鳴、張鏡賢、邱文政、曾文城、吳明輝、魯庚龍、余秋香、 劉貴春、何靜萍、林嘉苓、劉玉景、蕭艮喜、黃素貞、湯文香、廖翠娟、陳淑香、 謝雪煤、 |
第十五屆 75年6月畢業 |
校 長:張慶龍 古景增、張伯瑲、黃榮發、 范政繁、劉東海、陳美鳳、張秋惠、張伍銀、黃秀華、林治 蔚、余青峰、詹進春 江德志、吳靜馳、陳育閔、劉秀雲、謝春蘭、劉淑美、黃碧香、曾祥卿、蘇文波、 鍾學文、羅政雄、李文豪、陳宏周、曾麗珠、邱淑芬、余秋霞、何建良、黃文和、
|
第十六屆 76年6月畢業 |
校 長:張慶龍 古景增、林秀玲、楊麗美、吳秀勤、吳玉英 羅志鴻、徐士學、廖增紅、湯淑芬、黃麗敏、潘淑燕、 謝珍玲、吳嬿任、鍾月梅、蔡碧鳳、劉淑慧、劉秋鈴、 陳秀珍、 |
第十七屆 77年6月畢業 |
校 長:張慶龍 羅美蘭、蔡仲慶 王志卿、徐文龍、張國寶、張雲清、劉益仙、湯志誠、邱志鴻、黃國安、劉淑惠 謝秋雲、馮釵雲、李秀鳳、湯文珍、黃雪卿、李銀蘭、劉秀美、邱秋菊、曾秋月、 詹千緯、余錦珠、 |
第十八屆 78年6月畢業 |
校 長:張慶龍 陳桂紅、張伯瑲、林玉惠、黃榮發 王志強、黃意中、湯勝光、邱約忠、詹岳夏、 謝琇雲 劉志祥、卓景民、邱正國、吳洲金、李安祥、湯國強、 張志豪、黎凱郎、何金玲、陳雅惠、廖純智、詹秀琴、 陳淑芬、黃玫雀、郭玉玲、鍾寶珠、江麗芬、黃國貞、
|
第十九屆 79年6月畢業 |
校 長:張慶龍 白靜雯、陳桂紅 徐文祥、岳志祥、潘淑如、徐如慧、邱雅玲、黃淑娟、謝瑞清、曾旻斐、吳瑞玲、 李錦櫻、楊玉如、 |
第二十屆 80年6月畢業 |
校 長:張慶龍 詹超亮、蔡仲慶 邱俊明、劉建昌、劉潔韓、蔡再添、江仕訓、湯國文、李世翔、張明田、張家維、 詹進如、邱約平、曾旻嫻、楊玉妮、王雅慧、劉秀華、黃碧蓮、陳雅琪、黃國惠、 何筱韻、 |
第二十一屆 81年6月畢業 |
校 長:林國樑 導 師: 文玉珍 湯國勝、曾國春、張雅智、劉淑如、何筱杉、李貴櫻、吳雅真、曾雅惠、 李心梅、楊樹琳、石嘉琪 |
第二十二屆 82年6月畢業 |
校 長:林國樑 導 師: 鄒麗娟、吳秀勤 劉玉萍、王美娟、何筱琦、蔡淑婷、劉美玲 |
第二十三屆 83年6月畢業 |
校 長:林國樑 導 師: 黃淑玲、郭薏茹 李玉娟、黃國芳、蔡玉琪、楊秋美、李姿怡、張欣嵐、張靜怡、陸詩文、張卿雲、 鍾雯惠、 |
第二十四屆 84年6月畢業 |
校 長:林國樑 、邱素娟 傅國華、蘇建全、劉俊德、劉憲明、吳文玉、黃葦綾、 林雅雯、李慧慈、陵盈伶、劉淑紛、劉玉秋、何筱媺、
|
第二十五屆 85年6月畢業 |
校 長:林國樑 導 師: 邱昭義 吳金蓮、劉涵清、賴慧芬、張育婷、張靜旻、林雅婷、蔡旻峻、何經鈺 |
第二十六屆 86年6月畢業 |
校 長:劉弘志 導 師:徐吉清 畢業生:黃彥欽、鐘瑋倫、趙宏章、陳威宏、黃偉銘、黃輝煌、許自鍵、劉俊棋、 劉世鴻、李悟深、余思潔、賴慧君、傅佳琪、劉夙芬、張雅萍、湯雅雲、 張晏蓉 |
第二十七屆 87年6月畢業 |
校 長:楊界雄 教 師:蔡獻雄、葉榮鑫、陳維民、陳淑玲、謝澄郎、廖婉雯、李綺玉、江采蓮、 傅曉恩 劉蕙慈、張馨文、余思賢 |
第二十八屆 88年6月畢業 |
校 長:楊界雄 教 師:蔡獻雄、吳育達、廖婉雯、李綺玉、陳若杏、陳秋月、陳秀瓊、王碧雲、 劉速鳳、翟光華 蔡宗樺、胡芝昀 |
第二十九屆 89年6月畢業 |
校 長:楊界雄 導 師: 林秀菁、 彭翔翎、蔡繡徽 |
第三十屆 90年6月畢業 |
校 長:楊界雄 教 師:蔡獻雄、王秀雲、廖婉雯、徐吉清、王碧雲、黃惠冠、李平賢、陳秀瓊、 畢業生:楊證誠、田力文、 陳威吉、張榮陞、湯順貴 曾旻鈞、湯郁慧 |
第三十一屆 91年6月畢業 |
校 長:楊界雄 教 師:蔡獻雄、王秀雲、廖婉雯、陳若杏、陳靜儀、黃惠冠、王碧雲、陳秀瓊、 畢業生:田子芸、陳宗瑋、黃楚風 邱珮甄、何雅婷、張馨丹、劉思芸 黃凱琪 |
第三十二屆 92年6月畢業 |
校 長:曾阿南 導 師:徐吉清 教 師:蔡獻雄、 沈春木、廖婉雯、陳若杏、黃惠冠、王碧雲、 張莉玲、張 琪 |
第三十三屆 93年6月畢業 |
校 長:林一曦 導 師:廖婉雯 教 師:蔡獻雄、 吳國松、王碧雲、徐吉清、陳若杏、黃惠冠、李靜偉、邱哲良 張瓊文、湯佳芳、張翠榕、詹慧雅 |
第三十四屆 94年6月畢業 |
校 長:林一曦 教 師:蔡獻雄、廖婉雯、 徐吉清、陳若杏、林亮君、李靜偉、王碧雲、林欣宜、李祐臣 張惠郁、吳秀枝、陳韻茹、洪藝庭 |
第三十五屆 95年6月畢業 |
校 長:林一曦 教 師:蔡獻雄、廖婉雯、黃惠冠、陳若杏、林亮君、李靜偉、王碧雲 張惠郁、吳秀枝、陳韻茹、洪藝庭 |
第三十六屆 96年6月畢業 |
校 長:林一曦 教 師:廖婉雯、陳學珠、黃惠冠、陳若杏、李靜偉、王碧雲、 房振謙、徐吉清、葉寒玉、陳姿宇 |
第三十七屆 97年6月畢業 |
校 長:林一曦 教 師:廖婉雯、陳學珠、黃惠冠、陳若杏、房振謙、李靜偉、王碧雲、王彩善 張惠郁、吳秀枝、陳韻茹、洪藝庭 |
第四十二屆 108年6月畢業 |
校 長:郭木山 教 師:廖婉雯、徐吉清、黃惠冠、陳若杏、李靜偉、王碧雲 |
第四十八屆 109年6月畢業 |
校 長: 黃彥超 導 師:鄭宜萍. 教 師:廖婉雯、徐吉清、黃惠冠、陳若杏、張佑璘、李靜偉、王碧雲、 畢業生:黃明揚、朱緯國、吳秉洋、張子宣、陳恩竹、王柏荏 . |
第四十八屆 109年6月畢業
|
校 長: 黃彥超 導 師:黃惠冠. 教 師:廖婉雯、徐吉清、黃惠冠、陳若杏、張佑璘、李靜偉、王碧雲、 許旻嬋 畢業生:郭家寧 王孟柔. 阮卡娜 陳茵琪 何承恩 |
回顧921
大事記要 88/09/21 九二一大地震。 88/09/27 全體教職員上班,開始進行各教室、辦公室各處物資遷移工作。 88/10/11 首次復課,無法供應午餐,上課半日。簡易教室開工整地。 88/10/15 拆除校舍,再次停課。 88/10/19 校舍拆除完峻。 88/10/21 第二次復課,恢復正常上課時間,供應午餐。 88/11/21 開始使用簡易教室。 88/12/20 陸續整理圖書及設備,設置圖書區及教具室。 89/04/29 認養人到校確認認養事宜。 89/06/09 重建規畫案審查。 89/06/19 各物品打包裝箱,準備搬移。 89/06/29 家長協助學校物品搬遷。 89/06/30 破土典禮。 89/07/01 重建工程動工。 89/12/24 重建落成典禮。
損毀拆除 地震之後,圖書室與校長室的隔間牆、新舊校舍接合處,多處破損, 各界關心 地震之後,本校師生受到各界的關心與資助 台北市河堤國小招待全校師生到台北交流 新竹市招待高年級小朋友至六福村遊玩 彰化高商協助彩繪簡易教室 台北市萬象兒童劇團帶領學童編演兒童劇 行天宮補助飲用水及貧困午餐經費 各地圖書、玩具捐贈…… 凡此種種,無不讓經歷震災的孩童感受到人心的善良。
過渡時期
自十月初復課到十一月中旬簡易教室完成之前的日子裡,操場的帳棚
、殘餘的建築物,就是我們上課的場所。風沙的吹襲、蚊蟲的騷擾,設備
的不足……, 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大家都努力克服種種生活上的不便。 那 段在簡易教室上課的日子裡,光線不足、空氣不流通、隔音不良、外界施 工造成的停電……,一年半之後,我們終於走過這段克難的過渡時期。 重建始末
八十九年四月,游先生獨力出資認養本校,並委託其同學中國技術學
院土木工程系游本志主任擔綱規畫及重建各項事宜。八十八學年期末,在
學區家長的協助之下,各項物品搬遷之後,重建工程正式展開。 暑假期間
,豪雨、颱風相繼來襲,使工程進度嚴重落後。在施工單位竭力配合之下,
新校舍終於在十二月中啟用。 落成典禮
新校舍終於在大家的期盼下落成了。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本校
三十一週年的校慶,與落成典禮一同舉行。當天,太陽公公和我們一樣興
奮,一早就露出了圓圓的臉蛋。中高年級的節奏樂隊和口琴演奏、社區媽
媽的土風舞、托兒所和低年級的律動,大家都賣力的表演。剪綵時,氣球
升上天空,我們的新校舍正式啟用了。
|